喪禮是一座建在生與死之間的隱形橋樑,讓家人與親友可以靠近,突然被死神拉走的親人,再一次連結生者與死者,緩和或抒發因為死亡所帶來的失落與各種情緒,讓親屬能夠和逝者好好地告別。
禮儀師是一場喪禮中非常重要的策劃者和協調者,是被家屬委託來段照顧和護送親人最後一程的人。一位專業的禮儀師應該是善良、尊重他人、有同理心、專業以及誠實透明,因為他的的能力和特質將直接影響一場喪禮的素質。
禮儀師需具備籌辦喪禮的經驗與知識,他必須在在辦理喪禮的過程中,為親友做好心理建設,讓他們在初步階段時,得知自己所需要面對的抉擇,以及其背後意義,並鼓勵親友參與喪禮的辦理過程,再從旁協助和指導。此外,禮儀師對於儀式、宗教、產品與服務的知識和內容都應該非常了解。
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因此對於什麼是「最好的喪禮」,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專業的禮儀師不會強硬規定親友要按照標準作業程序來規範家屬的想法和心意,反而給予親友多樣的選擇,並且有經驗地引導家屬做出最適合的決定,允許他們以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方式送別逝者。
喪禮也是一個哀慟的過程,而每個人表達哀傷的方式不同。禮儀師傾聽家屬的需求,創造出一個能夠讓親友與逝者連結的安全空間,讓親友可以在這個環境裡抒發內心的情感,禮儀師則陪伴他們,並在各方面給予支持與協助。有時候,喪禮會成為悲傷療癒旅途的起點。
當我們失去重要的人時,我們會感到悲傷,這是正常而且自然的,而喪禮提供一個安全並開放的空間,讓我們得以抒發情緒。
宗教是一種信仰,但宗教不能代表喪禮。我們可以透過人性化或是個性化的告別式來與他/她告別,這同樣具有撫慰人心,療癒的效用。
任何人只在世上存在過,就有被紀念的價值,都值得擁有最後的告別儀式。
一場喪禮是否能夠撫慰人心,並能夠和逝者好好地告別,取決於出席喪禮的人在喪禮過程中的體驗,以及和逝者、在場的人的交流,而不是花了多少錢或排場有多隆重豪華。
一名專業的禮儀師會引導家屬,給予家屬選擇的權利,並且鼓勵家屬參與策劃喪禮過程。
一圓鼓勵盡孝道要趁早,趁父母仍健在時,便要敬重他們,孝養他們,而不是在親人逝世後才透過喪禮來印證孝心。家屬以尊重的態度,緬懷和回顧逝者一生,透過喪禮讓所有在乎他/她的人有機會好好和他/她道別。